“再也不用托关系搭人情啦!”
2017年,大交所首次承接了海域使用权交易业务,交易标的为长海县国有企业已取得使用权的海域对外有偿出租。在充分总结了海域使用权出租业务经验后,大交所很快将目光从进行海域使用权转让、出租的二级交易市场转向海域使用权的一级交易市场——海域使用权出让交易市场。
截至今年4月末,大交所接受委托并公开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共成交141宗,成交海域使用金约7.46亿元;海域出租共成交114宗,成交租金约9360万元。之前听说我们长海县的海域使用权这几年都在大连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让,我干这行经常会关注一下网站,以前这种信息都不公开,想了解信息也没有渠道。现在上网站自己看就行,有啥看不明白就打个咨询电话,非常方便。再也不用托关系搭人情啦!
报名很简单,不用去现场,从岛里去一趟的时间和成本都省下来了。
还有一位经过竞价并最终成交的养殖户表示这种方式挺新鲜的。到了公告上写的时间就会开始竞价,而且参与者身份信息都是隐藏的,保密性很强,完全不用担心遇到熟人不好意思加价。
最主要是变得公开透明了,交易也很公平,报名、竞价以及后续的签约、办证等都很规范。
委托过大交所公开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的长海县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交所工作效率很高,流程也不繁琐,准备好审批材料项目公告就可以挂牌了。信息更公开透明了,关注度变高了,更有利于实现保值增值。
对财政增收意义重大
海域使用权进入大交所交易后,不仅规范了交易行为,也充分挖掘了海域使用权的市场价值。庄河石城岛东北部一宗海域使用权出让项目就刷新了大交所增值率纪录,项目出让底价人民币60元/亩/年,竞价历时2小时42分钟25秒,共经过934轮报价,最终以人民币1713元/亩/年成交,增值率达2755%。
大交所业务总监王制浩认为海域使用权出让、出租此前有一些是以协议方式进行交易的,价格难免与市场脱轨。即使以其他方式交易的,信息发布的渠道也比较窄,实施过程中的规范性不够,串标、围标也易出现。而通过大交所进行公开交易,可以有效规避权力寻租,杜绝交易腐败,实现公平交易,确保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以长海县海域出让为例,2019年至2021年,长海县通过大交所公开交易海域使用权,其中,海域出让251宗,海域出租23宗。共实现财政增收近1.9亿元。公开交易海域使用权,对财政增收意义非常大。
记者了解到,海域使用权交易涉及的交易金额一般较大,为了加快交易效率,竞价成功后交款的时限一般较短,这样可能会对部分参与竞价者的资金造成较大压力。大交所与多家金融机构协调沟通,通过运用“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融资服务”的模式理念和科技手段,创新融资服务方式,搭建了统一融资服务平台,为参与竞价者提供相应的专项融资服务,缓解他们的资金压力。牵头建立辽宁省海洋资源交易平台
就在今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推进合理有序用海,探索推进海域一级市场开发和二级市场流转,探索海域使用权立体分层设权。”而在此前印发的《辽宁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中,海域使用权、无居民海岛及其他海洋资源都列入其中,并规定应全部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大连有关专家表示海洋资源公开交易是一件利国利民、势在必行的大事。大交所多年来探索海域使用权公开交易是走了一条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道路。
依据相关法规,大交所积极开展长海县、庄河市、金普新区等区(市)县海域使用权出租、出让相关交易业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力争将海域使用权出让及二级市场交易活动更多地纳入公开交易平台。
来源:大观新闻